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为规范检验报告的管理,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和及时性,制定此制度,适用于检验医学科、合约实验室及各及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 一、总则:对检验报告格式、内容、报告时间、发放和召回作详细的规定,为临床提供完整、准确、规范、及时的检验报告。 二、职责 1、检验医学科主任:负责监督检验报告模板制订修改、报告质量及报告发放流程。 2、检验医学科检验/审核者:负责检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 3、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检验报告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和数据备份。 三、检验申请: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提出符合诊疗目的的检验申请,申请应包含完整的临床信息,包括申请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号、临床诊断、标本类型、申请日期、申请医师、申请项目。 四、检验报告内容 1、患者标识:至少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号、申请科室。 2、检验结果:至少包含检验项目名称、项目结果、异常提示、单位、参考区间。 3、报告标识:至少包含医院名称及标识、标本编号、标本类型、接收时间、报告审核时间、申请医师、检验者、审核者和专业组咨询电话。 4、报告标准:检验报告应字迹清晰、内容准确规范,原则上不得出现涂改,如不可避免,应加盖修改人章,注明修改原因并记录。 五、报告流程 1、报告审核:标本检测完毕,检测结果由仪器自动或人工导入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审核人员对检测结果信息核对无误确认后审核;部分检验项目可根据自动审核规则,由LIS完成结果的自动审核;检验结果可疑时应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复检。科主任应每月1次抽查检验报告,对不合格的报告应分析原因,并做好记录,采取措施纠正改进。 2、报告时间:急诊单独血常规报告30min,急诊生化报告2h,生化常规报告15:00前送检当天下午报告,其他检测项目报告时间详见检验医学科项目接收、报告时间表、《XX医院检验手册》,如有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以检验科室告知时间为准。检验医学科每月、季度、年度统计检验报告回报TAT,根据汇总结果做出改进分析。 3、报告发放 常规报告:门诊患者可凭回执单或缴费收据在自助查询机、门诊分诊台、1号楼二楼检验医学科报告咨询处打印;住院患者,在病区打印。 特殊报告:包括但不局限于骨髓涂片等带有图谱的报告和外送检验以及需要传染病报卡等处理的报告,检验医学科统一打印整理后,送至门诊分诊台、各病区。 患者无法前来领取报告 患者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件、微信等形式接收检验结果;医务人员如遇电话查询时,应核对患者姓名、ID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告知其结果;如需邮寄纸质化验单,患者需提供包含邮票及收件地址的信封。通过电邮、信件等邮寄方式将报告发送给患者,并同时记录在《非传统方式报告发放登记表》。 延时发放报告:检验工作人员应联系患者或临床医务工作者。告知延迟发放的原因和报告预计发放的时间。 补打报告:门诊患者可至1号楼二楼检验医学科报告咨询处补打,住院患者可在病区补打。补打有补打标识。 4、报告保存 住院患者,由该科室临床医生和护士根据临床要求妥善保管,严禁在检验报告上任意涂改等不规范的行为。 门诊患者,由患者自行妥善保管检验报告。 检验数据,统一存储于计算机中心服务器中,数据库由计算机中心定期备份,每季度至少备份一次,数据保存时间应大于两年。 5、患者隐私:报告发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不得随意泄漏病人检验结果。 六、危急值报告:按《检验医学科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执行。 七、即时检验(POCT)报告:POCT报告须注明此方法为快速筛查(“POCT”字样)。POCT的检验报告单格式与临床实验室的检测报告一致,需有完整的患者信息、报告内容规范、有检测报告日期、检验结果的报告者和(或)审核者签名。开展POCT项目的科室负责报告的发放,详见《即时检验(POCT)管理制度》。 八、报告召回 1、召回原因:已发出的检验报告需要补充或修正。 2、召回流程 住院患者:立即与送检医师联系,收回有缺陷的报告后立即修正,重新发出更正后的报告。 门诊患者:应联系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重新发出更正后的报告。 更正报告后在《检验报告修改通知单》上记录,分析改进,避免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上报:按照《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良事件上报。 非传统方式报告发放登记表 | 序号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包括电话、传真、邮寄、微信、E-MAIL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长签字: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化常规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离子、葡萄糖……) | | | | 免疫常规项目(甲状腺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胰岛功能、性激素、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贫血系列、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血药浓度……) | | | | 感染项目(HIV、梅毒、戊肝、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军团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血清学试验(革兰阴性脂多糖、真菌1-3-β-D葡聚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 | | | | | | | | | | | | | | | | | 自身免疫疾病抗体(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自身免疫肝病抗体谱、其他……) | | | | | | | | | | | | | | | | 电泳项目(血清蛋白电泳、尿蛋白电泳、尿本周氏蛋白电泳) | | | | | | | | | | | | 内分泌项目(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皮质类固醇、香草扁桃酸、儿茶酚胺、醛固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血管紧张素、胰岛素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 | | | 骨代谢项目(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型碱性磷酸酶、降钙素、生长激素) | | | | 分子诊断项目(乙肝病毒DNA定量、丙肝病毒RAN定量、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丙肝病毒基因分型、乙肝病毒耐药基因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HLA-B27) | | | | 分子诊断项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Y染色体微缺失) | | | | 感染项目(柯萨奇病毒抗体、麻疹病毒抗体、腺病毒抗体、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项目(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铜蓝蛋白、鳞状细胞癌抗原、腺苷脱氨酶、胃蛋白酶原、尿碘、尿铜)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