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4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DIP付费条件下,医院如何做绩效分配

[复制链接]
745 0
希望医院的管理者能理解其中的精神,理解DIP改革的目标。不管如何改,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这一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医院的运营管理上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先摞一句话在这儿,在DIP付费条件下做绩效分配是极难极难的,设计难,操作更难!如果谁说他非常懂这个事,那么他十有八九是个骗子。
本文结合我的咨询实践,就基于DIP的绩效分配,与各位医院管理者及专家共同探讨。
一、现行的绩效方案为什么不能用了?
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不断加大,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得到极大释放。各医院的绩效改革,无论怎么设计的,无外乎是要调动员工(尤其是医生)的积极性,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鼓励多劳多得。后来,政府又颁发“九不准”等文件,于是医院又忙着规避政策风险,但实质仍是一样的。
在此,我把常见的绩效分配方式及其优缺点整理如下:
93341675652298911.jpg
某种意义上讲,DIP付费是个天才的设计,对医院的运营管理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体现在奖金分配上,它带来的新挑战包括:
1、“多劳多得”不好提了,原来的激励手段不灵了;
2、多收病人不见得是好事,但又不能粗暴地挑病人。
3、可能的一个局面是,医生把奖金拿走了,但DIP清算后的亏损却由医院来承担;
4、必须认认真真地做运营分析、预算管理、成本核算了。但这又是大多数医院所缺乏的。
……
最大的麻烦还在于——
传统的付费模式按照使用的药品耗材费用和发生的医疗项目确认。DIP支付方式下,按照病案首页信息进入相应的DIP组,结合区域预算情况,平时每月有预结算费率/点值,年终决算有调整的费率/点值。
在运行中,各地的预结算要等2-3个月,清算要等到第二年初。这给医院确认实际收入带来较大的滞后性、不确定性。体现在绩效分配上,它带来的挑战包括:
1、缺少准确信息,对临床科室的指导与反馈比较难;
2、无论怎么设计,奖金的核算都会有误差;
3、临床医生很反感,觉得受到的束缚与干扰太多了;
……
老方案不能用了,因而必须做绩效改革,否则医院的运营管理会出大问题!
二、新的绩效分配原则是什么?
结合国家的医改要求,以及医院的实际,我认为,DIP付费下的绩效分配原则不再是“多劳多得”,而是“优劳优酬”,具体表现在一转变、两切断、三控制、两增加。
45571675652317310.jpg
由于实行了DIP付费,在进行绩效方案的设计时,必须要做到:

1、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原则,促进达成公立医院改革目标。
2、在DIP支付改革中,以“不亏损”为目标,争取微盈,杜绝多盈。
3、向临床一线科室倾斜, 体现不同学科发展特点。
4、有质才有量,鼓励优劳优得,优绩优酬。
5、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医务人员做到“三控制”、“两增长”。
6、鼓励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开展和人次提升(生活医学化)。
7、激励科室优化病种,诊疗创新,关注CCI指数,提升大重病治疗水平。
8、不搞一刀切,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有原因的亏损不让科室负责)。
9、以鼓励临床科室精准营销,提升区域市场覆盖和影响力。
10、质量考核、价值考核要跟上,不断完善,与绩效挂上钩。
11、把复杂留给职能科室(或咨询师),把简单留给医护人员。
12、发展是硬道理!在增量前提下规划医院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13、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简单有效,便于执行。
三、在现有的分配方案上小修小补
进行彻底的绩效改革,完全推翻现行的奖金分配方案,现在还不是好时机。因为:
1、很多地方的DIP付费仍是试运行,很多事情还看不清楚;
2、绩效分配总会触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全面改革反弹较大;
3、医务人员对DIP还不太熟悉;
4、因疫情防控等影响,医院收入增长慢而开支却大了。
……
因此,我建议多数医院不必着急,对现行的绩效分配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即可。奖金的核算仍由原来的部门进行,同时需要医保科、信息科、病案科予以协助。临床科室的奖金核算方法大体不动,但在考核上调整一些内容。门诊部的工作要加强,让门诊部办公室与医院签定目标责任书,奖金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些加法。医技科室做一些微调,要求它们根据DIP的要求为临床做些贡献。职能科室大部分不动,但对医保科、病案科(或质控科)、信息科的奖金有些调整。
以临床科室为例,调整如下:
具体调整如下:
①把主诊断选择正确率、手术及操作填写正确率作为每月的考核内容,与奖金挂钩;(病案科提供)
②为科室下达门诊目标,包括门诊量、门诊收入、日间手术数等。尽可能杜绝低标入院。此类指标与奖金挂钩;
③把临床路径的入径率、完成率作为考核指标,与奖金挂钩;
④对科室里的病种进分类管理,关注科室里的盈余病种、亏损病种。预结算后,对高点值DIP组予以额外的奖励。
    以上可以说是月度奖金。当年度DIP清算结果出来之后,建议对医保盈余的科室进行适当奖励。对医保亏损的科室,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住院日、药耗费等没控制好导致的,则需要让科室及医生承担一部分损失。
其他部门的调整方案暂略。
四、如果进行彻底的绩效改变
在原来的绩效方案上做一些调整,有很多局限。具体表现在:
1、未做到“一转变”、“两切断”;
2、没有做到预算管理、成本核算;
3、原方案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根本解决。
因此,在条件合适的时候,还是建议医院做全面而彻底的绩效改革。
68691675652335032.jpg
如果进行彻底的绩效改革,那么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预算出医院年度绩效奖金总额
第二步:通过定岗定编,核定各科室岗位和岗位人员配置
第三步:划分绩效奖金,将总奖金划分到医生序列、护士序列、医技序列、医辅序列、行政序列、职能序列、后勤序列
第四步:通过核定的科室人数、工作量、控制指标等,将序列奖金分配到每个科室,即一次分配
第五步:将科室奖金分配到个人,即科室二次绩效分配
第六步:制订院部考核标准和科室内部员工考核标准,同科室奖金和个人奖金挂钩
第七布:公布绩效奖金分配方案,答疑解释方案
第八步:方案试运行
在此郑重声明,由于DIP预结算的滞后性,对临床医生、护士的奖金核算,不得不分成三部,分别是:月度奖金、季度运营奖金、年度清算奖金。
由于实行护理垂直管理,医护的奖金分开核算,基于DIP付费的医生奖金核算如下:
某住院科室医生的月度总奖金=(门诊绩效+住院绩效-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得分百分比+单项奖励
这类奖金很好设计,因为已经有非常成熟的核算方法了。下面讲季度奖:
95071675652349320.jpg
以上是对各科室DIP相关指标的分析,一般要延后两个月左右。
对DIP数据的分析由医保科(或运营部)来做,其结果要用在绩效分配上。假设在医保上亏了,
①如果全院医保有较大亏损,需要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及医生,让他们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亏损较少,就不需要承担了。
②假设全院医保资金有较大亏损,医保科、医务科等分析原因后,发现是药品、耗材没有控制好,住院日过长等所致,则医生承担该病例亏损额的20%,科室承担20%,护理承担10%。然后优化诊疗方案,争取不再亏损。
如果是政策性亏损,且得到本地区同行的验证,则需要一例一议,不能一刀切地让医生及科室承担损失。
③年终清算后,原本亏损的病组不再亏了(或微亏),则把扣掉的奖金重新发还回去。
47051675652366573.jpg
(亏损原因包括:耗材贵了,术前日长了,主诊断选择不恰当,数据上传时发生错误,等;)
假设在医保上赚了,医保科、医务科等也要进行病种分析,并与绩效挂钩。
①盈余多的病组,找出原因是什么,有没有隐患,有没有损害到医疗质量与患者利益。一旦发现,马上予以纠正。
②盈余合理的病组(15%左右),利润可以拿出来奖励医生与科室。
③有条件的医院,病种成本与盈余应逐步算出“全成本盈亏线”,而不是只与DIP支付额相比较。
有了月度绩效,有了季度绩效,还不够。
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市/州医保局的DIP清算结果出来了,医院还做年度运营分析,还要与绩效挂钩。
具体包括:
①如果全院医保有较大亏损,需要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及医生,让他们承担部分责任;如果亏损较少,就不需要承担了。
②假设全院医保资金有较大亏损,医保科、医务科等分析原因,如果是药、耗材没有控制好,住院日过长等所致,则医生承担该病例亏损额的20%,科室承担20%,护理承担10%。
如果是政策性亏损,且得到本地区同行的验证,则需要专门讨论。包括:削减规模,特病单议,争取调整分值,等。
③公立医院不可能推诿病人,也不能纯粹按经济效益设置学科。但是,医院要搞好学科建设,从专病到专科,从学科到学科群,让效益好的病种具有规模效应。亏损的病种也要有,但不能太多。
87121675652386601.jpg
④监控、研究医生的诊疗行为,尤其是那些住院久、用药多的医生。
把他们与院内其他医生相比较,与全市医生相比较,找出问题来。然后,对他们进行引导、培训与激励,发挥人性中善的部分,抑制恶的部分。
⑤调整、优化各科室的病种收治范围,尽量贯彻专病专人。
即,同样一种病,好几个科室都可以收,但耗时、盈亏并不一样。研究后,逐步把让它放在最适宜的科室里收治。
同样一种病,不同医生都可以治,以后逐步交到最适合、最有天赋的那个医生收治。这才是名医之道!
……
以上讲的绩效分配,主要是医生的,因为这是核心。关于绩效分配,远远不是这一篇小文章能说明白的。希望医院的管理者能理解其中的精神,理解DIP改革的目标。不管如何改,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这一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医院的运营管理上也就知道怎么做了。

摘自【健康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5 16:43 , Processed in 0.0808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