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2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以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促进临床诊疗同质化

[复制链接]
723 0
近10年来,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代表的以结构和结果质量为核心的医院质量评估,明确了同质化比较的指标及定义,提出了各级医疗机构院际医疗质量评估的新要求,但均缺乏对全国范围内临床诊疗同质化的过程质量评估。
本研究从过程质量管理内涵出发,阐述了以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的要点,以期为推动临床诊疗过程同质化管理提供借鉴。
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是常用的医疗质量评估模型。其中:
“结构”是指医疗服务中各类资源的静态配置关系与效率;
“过程”则概括了医疗服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结果”是指医疗服务结束后的最终结果。
长期以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以结构与结果质量管理为主。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疗质量横向及纵向比较的需要,仅依靠结构和结果质量来评价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医疗管理的需要。
单病种质量监测涉及病种诊疗全过程的核心内容,从而使诊疗过程质量的比较、评价及持续改进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应了新形势下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自2015年以来,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和各专业、技术、病种等质控指标的建立,为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评价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数据支持。
二、以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的要点
1、利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推进临床诊疗工作同质化
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内容规范开展诊疗工作,医疗机构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单病种核心诊疗过程的数据结果客观评价临床医师诊疗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实现相关临床专业医疗过程质量管理同质化提供了抓手。
2、利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推进质量安全数据同质化
在单病种质量管理过程中,对“病种、信息、数据”三方面进行统一,是实现单病种质量管理同质化的必然要求。
(1)单病种涉及病种/术种操作名称和编码的统一。国家确定监测病种/术种名称及编码,明确统一的提取条件,包括ICD编码及病例纳排标准。这为全国性单病种质量纵向、横向比较提供了同质化的提取标准。
(2)单病种质量监测信息项的统一。单病种质量管理涉及的所有病种、术种质量监测信息项均有专业的、行业认可的权威来源,这些文件和指南均为行业内专业学/协会达成共识后产生,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须严格遵照以上文件、指南、共识等要求。
(3)单病种质量数据统计口径的统一。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为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收集原则、提取标准、统计规则及评价标准,为不同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同质化比较提供了依据。
3、利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推进医疗质量评价同质化
医疗机构可参考国家层面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建立院内专业或科室的临床诊疗管理质控体系,进行专业或科室的同质化质量管理及评价工作。
三、医疗机构落实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
为进一步做好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同质化工作,医疗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立自身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组织体系,健全院、科两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医疗机构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包括病种/术种标准化的诊疗质量手册、程序/流程等;
建立院、科两级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长效机制;注重单病种质量数据管理,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数据分析、应用、反馈及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探索数据内部验证流程,关注数据可信度的溯源评价;善于运用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评价方法,对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问题开展持续改进,并将改进成果用于文件修订等工作。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5 16:58 , Processed in 0.0462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