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9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来了:5大类18个指标

[复制链接]
891 0
7月31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在官网公布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和《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以下统称《评价指标》)。
自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之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终于问世,分为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5大类,共18个指标。
48551659354047352.png

强调专科能力、
医疗质量指数和重大疾病救治
《评价指标》涵盖专科能力、医疗质量、重点病种、医疗效率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等,体现了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
专科能力指数按疾病病种分类,将病种例数、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等相关参数纳入专科能力考核体系。
医疗质量指数则紧扣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风险组死亡率、RW值与CMI值等关键指标,既着眼于手术技术规范,也着眼于日常诊疗管理;既强调基本医疗服务品质保障,也强调急危重症诊疗能力提升。
住院患者重点监测病种覆盖率实际上框定了公立医院的重点业务范畴,结合单病种医保支付杠杆的调节功能,促使医院在提升重点监测病种的诊疗水平与收治能力上下功夫,在优化调整病种结构保障重大疾病救治需求上下功夫。
同时,公立医院不仅要能看病,看好病,也要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时间消耗与资源消耗。因此,《评价指标》设置了时间消耗指数指标,按照不同DRG组数统计住院时长,并与区域平均水平作比较。
在提质增效方面,《评价指标》用“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考察了公立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用“智慧医院建设”考察了公立医院在智慧化时代的创新运营方法,用“费用消耗指数”和“万元收入能耗占比”考察了公立医院的创新管理结果。
此外,《评价指标》还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人员经费占比”的指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固定薪酬占比”,反映了公立医院应当建立更加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的愿望。
与“国考”指标、数据有机结合
文件指出,《评价指标》的设计过程中,与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除特殊说明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对象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评价工作按照年度实施,数据时间范围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国家卫健委将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升级成“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评价平台”(以下简称评价平台),嵌入《评价指标》所需数据,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数据同步采集、质控、计算、分析、反馈。
各省份可根据反馈数据,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按年度将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评价结果上传至评价平台,并可针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公立医院提出差异化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起,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的评价工作由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其他医院的评价工作由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结合各地工作进展,研究适用于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参考指标值。


摘自【健康界】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221

主题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进医疗安全知识库 ( 粤ICP备18035733号-1 )

GMT+8, 2025-2-5 19:39 , Processed in 0.04862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