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第二大常见的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但死亡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甲状腺腺瘤,导致甲状腺滤泡癌患者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因此,提高甲状腺滤泡癌的术前诊断率对于医师选择恰当手术方式,降低患者再次手术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等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具有高灵敏度,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某院经手术病理诊断的甲状腺滤泡癌病例术前超声诊断质量,旨在增强医师对甲状腺滤泡癌的认识,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诊断符合率。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2年4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病例,纳入超声、临床以及手术病理资料齐全的病例共56例。提取纳入病例超声存图、超声报告描述、超声诊断结果、超声医师职称等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多次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患者,以术前最近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为准。
结果
存图分级 43例(76.8%)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术前超声存图完整,13例(23.2%)患者术前超声存图不完整,存在漏存结节横切面(7例)、纵切面(2例)或彩色多普勒血流图(4例)。56名超声医师中:初级和中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超声存图完整率为75.9%(22/29),高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超声存图完整率为77.8%(21/27)。
描述分级 44例(78.6%)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术前超声诊断报告描述完整,12例(21.4%)患者术前超声诊断报告描述不完整,存在甲状腺结节具体部位不明确(1例)、大小测量未完全包括结节三个径线(5例)、未描述结节主要灰阶及彩色多普勒特征或描述过于简单(6例)。初级和中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报告描述完整率为79.3%(23/29),高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报告描述完整率为77.8%(21/27)。
诊断符合率 51例(91.1%)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或基本相符,5例(8.9%)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不符。初级和中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6%(26/29),高级职称超声医师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6%(25/27)。
指南应用率 13例(23.2%)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报告结论应用ATA或ACR ACR-TIRADS指南进行风险分层与分类,43例(76.8%)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报告结论未应用ATA或ACR-TIRADS指南进行分类。初级和中级职称超声医师的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报告结论指南应用率为7.4%(2/29),高级职称超声医师指南应用率为40.7%(11/27)。
ATA与ACR-TIRADS指南评估 56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ATA指南分类结果为中度可疑恶性41例(73.2%)、高度可疑恶性15例(26.8%),ACR-TIRADS指南分类结果为4类49例(87.5%)、 5类7例(12.5%),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
结论 甲状腺滤泡癌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应用ATA指南和ACR-TIRADS指南有助于提高甲状腺滤泡癌诊断准确性。建议如下:(1)超声医师应加强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化。一方面,加强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化培训,上机前对超声医师进行准入考核及定期考核,设置面向初学者的低级别课程和面向有一定经验超声医师的高级别课程;另一方面,根据权威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更新并维护甲状腺滤泡癌超声报告模板、诊断标准、诊断术语,建立超声诊断报告书写制度及诊断报告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诊断报告进行查检和评价,识别存在问题。(2)提高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指南应用率。超声医师尤其是低年资超声医师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应充分利用指南,熟练掌握指南术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指南研发背景不同,临床实践中需综合考虑后采用合适的指南。(3)增强对甲状腺滤泡癌的认识。
END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张晓燕等 文章刊期:2023年第12期 图文编辑:任红霞、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